以“三廉”为抓手 力促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
|
||||||
|
||||||
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的部署要求,主动融入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三高三新”大局,以“强党建、抓规范、促廉洁”为主线,聚焦全面构建亲清政社关系,以“三廉”举措为抓手,力促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加强党建引领,切实把牢行业协会商会政治“廉方向”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率先全省出台《提升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质量的若干举措》,起草印发了《台州市社会组织功能型党组织运行管理工作指引》《台州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办法》《台州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重大事项决策工作指引》《台州市社会组织党组织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党建与行业协会商会成立登记、章程核准、年检年报、专项抽查、等级评估和教育培训等环节的“六同步”机制,督促行业协会商会将党组织建设、清廉建设写入章程,把牢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政治方向。截止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入章率90%以上。 二是全面落实“双覆盖”。按照“应建尽建、全面覆盖、标准规范、发挥作用”要求,以行业协会商会为重点,抓好党建重点任务,探索建立党建联建、轮值主席、党建指导员清廉负责制等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实现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双覆盖”。截止目前,全市545家行业协商商会党建工作覆盖率达100%,党建相关创新经验走在全省前列。台州市创业服务协会推行“三五工作法”,助力部分小微企业营收逆势大幅增长,其党建项目获评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三门县“党建统领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社会组织参与型社区”入选2022年度全国社区治理十佳案例名单。 三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依托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按照“有专人、有制度、有项目、有活动、有宣传”等“五有”建设标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清廉大厅、清廉文化长廊,常态化开展党史、主题教育学习及清廉知识竞赛等举措浓厚清廉氛围,全面打造行业协会商会清廉文化阵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行业协会商会清廉社会组织创建。目前全市已打造24个清廉文化阵地,以临海市上盘镇商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商会2个项目入选清廉台州建设微地标,开展以行业协会商会为主的两篇清廉社会组织建设课题论文,分别获得清廉台州建设理论研究课题一等奖、二等奖。 深化规范建设,着力构筑行业协会商会“廉防线” 一是严把关键少数。率先出台《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人选政治审核办法》《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任职谈话工作制度》等制度,率先把发起人纳入审核范围,健全完善行业协会商会发起人和负责人任前公示、谈话以及廉洁自律教育制度,以“群雁”带“众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关键少数”清廉领航作用。目前,全市已开展社会组织负责人政治联审1097家2374人;开展任职谈话社会组织436家803人。社会组织负责人审核规范化入选浙江民政领域改革试点“一本账”。 二是深化专项整治。结合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治理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切实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的通知》《全市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等5个文件,会同发改、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检查行业协会商会139家,完成问题整改14家。同时清理“作用发挥不明显、活动开展不正常、社会公信力差”的行业协会商会24家。为积极响应“我为企业减负,优化营商环境”,引导107家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减免或降低会费,惠及4414家企业,切实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 三是破难题抓项目。以行业协会商会问题攻坚、项目推进为抓手,全面排摸影响行业协会商会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共排查出16个问题,其中7个问题销号经验被全市推广。如黄岩区针对“社会团体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监督约束机制”问题,推行行业协会商会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梳理规范事关会员利益的五大类16项小微权力,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行为,破解监管难题。同时,突出项目攻坚,如以临海市为试点,通过党建引领,内外闭环制度打造,三大创新机制(联系沟通、信用评价、示范引领)全面运行,N个“清廉+”品牌营造,创新探索实践了“1+2+3+N”清廉商会建设模式,实现了全市商会清廉建设全覆盖,助力台州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全市共有3个攻坚项目入库清廉台州建设库。 聚力服务大局,全面激活行业协会商会“廉动力” 一是制定行业标准。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积极探索完善本行业领域的标准体系,配合推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修订本行业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同时结合助力台州市产业发展,立足本行业特色产业,制订一批满足本行业产业需要的团体标准,支持行业内先进企业根据需要制订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企业标准,推动行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如路桥区电机行业协会起草并制定了《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团体标准——绿色制造 高效电机制造指南》,作为引导高效电机制造行业绿色制造的指南。临海市休闲用品行业协会发布了全国首个休闲用品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二是助力创业就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平台优势,广泛凝聚行业协会商会力量,通过“共富工坊”“跨界直播”等培育项目,着力解决企业用工荒和群众就业难问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如黄岩区积极开展“政企面对面”“百家商会兴百村”等系列活动,先后组织4个所属商会100余位企业家赴新前街道7个经济薄弱村考察,深入了解资源要素,投资环境、配套政策等,形成共富结对,落实3个村帮扶项目,吸纳100余名农村妇女和留守老人就地就业,平均每年可帮助就业村民增收180余万元。路桥区快递行业协首创快递小哥“跨界”直播,构建快递企业、电商企业融合发展助力就业的相关经验做法获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民批示。三门县冲锋衣服装行业协会《推进冲锋衣行业提质升级 让传统产业变“富民产业”》创业就业发展案例入选民政部案例。 三是参与公益慈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台州市利用行业协会商会自身资源多、人脉广等优势,激发行业协会商会内生动力和活力,引导其开展结对帮扶及“对口支援 与爱同行”公益慈善活动。如台州市黄岩成都商会充分发挥会员企业作用,主动组织和引导鼓励会员企业以“一对一、多对一、组团式”等形式参与对口帮扶工作,以助学、助医、助残、助困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公益帮扶和公益捐赠,三年来已累计捐赠爱心资金30多万元。仙居县四川从业商会今年以来向四川甘孜新龙县银多乡中心小学、土木寺幼儿园学生以及当地部分残疾人捐助12万元,激活商会内在“廉动力”,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