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市监委公布第一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果
|
||||||
|
||||||
2021年以来,市纪委市监委按照省纪委省监委部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会同15家市直单位选择16个项目,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推进,各牵头单位认真履行专项治理主体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 为落实“开门搞治理”要求,市纪委市监委将分三批公布专项治理成果,接受群众监督评判。现公布第一批成果,分别由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负责牵头。 1.城镇管道燃气建设“中梗阻”问题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治理成果:1.做好全局统筹推进。印发专项治理方案,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和项目进度周报机制,实行问题清单化管理,每周汇总进展情况、存在堵点,每月进行项目通报,推动城镇管道燃气与省天然气管网联通,扩大管道燃气覆盖面。2.狠抓管网堵点打通。加快推进市区天然气高压输配二期工程建设。南北线二期工程已建成管道15公里,其中北线二期建成管道6.18公里,T5、T6调压站已完成土建建设及工艺设备安装。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紧盯玉环、天台等地城市燃气设施问题,加快推进玉环大麦屿LNG储运站项目、天然气“县县通”玉环支线项目以及天台县城市门站及连接管网工程,建成投运仙居、天台城市门站,联通省管网,涉及年用气量约9300万立方米,预计投产后,将为广大居民每年减少支出470万元,为企业降本减负1.78亿元。 2.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集中治理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治理成果:1.推进“双减”落地见效。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和办结率达到100%,提前完成工作目标。566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2.健全长效治理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区域“双减”评价指数测评体系,实行“一周一排名、一周一通报”,以评价指数驱动工作落实,实现政策执行、工作推进、督查整改、结果运用等全流程管理。3.“一课一消”智能防范风险。全市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入驻台州市校外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培省心”,运行预收学费“一课一消”机制,全面加强防控风险,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利益。 3.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治理成果:1.严厉打击电诈犯罪。持续推进“云剑”“断卡”“亮剑”“扫楼”等集中专项行动,共打掉涉诈团伙166个,抓获涉诈人员3230人,全市电诈案件受理数、案损数分别同比下降20.37%、12.38%。2.强化数字赋能治理。大力推广“金钟罩”等防骗小程序全民应用,实现“金钟罩”等有效保护人数达到559.1万。上线“台州数字化智慧反诈平台”,实现数据一站式批量流转,共收到预警信息73.88万条,劝阻受害人48.68万人,挽回经济损失3.8亿元。3.构建“全民反诈”格局。将反诈宣防工作纳入基层基础“网格化”工作,与妇联、教育系统,通讯运营商等开展联建联动,组织开展“全民反诈大擂台”“全民防诈骗 共建平安家”联合宣讲及云上微课堂直播活动,建立被骗案件定期通报警示制度,有力强化宣传防范。 4.惠民殡葬提标增项扩面工程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治理成果:1.加大殡葬领域执法力度。全市共开展联合执法349次,检查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57次,检查公墓、骨灰堂882家,发现问题92个,解决问题88个,开展电话回访、现场走访3009人次。2.惠民殡葬提标增项扩面。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台州市区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全流程减免的实施意见》,在现行惠民殡葬改革基础上,将减免项目从7项大幅提升为19项,将非台州户籍人员也纳入政策适用范围。3.持续深化殡葬数字化改革。上线浙里办“台州数智殡”应用,获评全省数字社会第一批“最佳应用”。重塑死亡证明登记管理流程,在全省率先创建遗产数字化集中查询公证协同机制。2021年全市“身后事”联办3.84万人,联办率达97%。 5.社区矫正领域执法不规范问题集中治理 牵头单位:市司法局 治理成果:1.构建立体整治格局。印发市《社区矫正案件评查方案》,对重点案件评查方式、评查标准、评查结果及处理等作了具体说明。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能力犯罪风险防范体系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智管智控。2.深入推进问题集中整治。紧盯社区矫正调查评估、事项审批、监管教育、考核奖惩等重点执法领域,市社区矫正局分批分组赴各地就纪律作风及办案情况开展督查,对存在问题仍未整改到位的案件进行警示通报。3.扎实开展矫正案件评查。推动各地司法局矫正机构对2018年以来全市十类社区矫正重点案件进行自查,全市共评查案件4814件,各个县市区相互之间交叉评查共计550件,实现全方位、无死角覆盖,推进整改活动实效化。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