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021288号提案答复的函 |
|
王以德委员: 您在台州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城市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工作的建议》(第2021288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低收入群体,积极应对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帮扶需求,把脱贫攻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事项,坚持“巩固、调整、充实、提高”的总体思路,强化措施,多方联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调整帮扶措施,提高救助帮扶的精准水平。 一、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确保低收入群体弱有所扶。2020年后,在实现消除全部绝对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国家扶贫战略的主要目标将从数量型的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转向高质量扶贫。市政府于2020年1月第一次将全市低保保障标准统一调整至10560元/年/人(月保障标准880元),保障对象不再区分城乡户籍。社会救助进入城乡统筹、南北同步、精准救助的时代。2021年1-5月,全市共救助各类低收入群众87773人,支出各类救助资金24488万元。其中低保对象为66302人、22440.5万元,占全部救助人数的75.54%。 二、探索数字化改革,赋能社会救助联办。市民政局出台《台州市大救助“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台民〔2020〕43号),建立“一次申请、协同救助”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为申请低保、低边、特困对象的低收入群体,叠加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慈善救助的1+8+X救助模式。目前,利用省大救助平台,已打通14个部门数据和有关信息,救助对象只要持有效身份证即可申请办理低保、医疗救助等救助事项,实现一件事联办。三门还设立助共体,协调 个部门协同办理群众救助事项。5月已接通有线电视费用减免、用电费用减免、用水费用减免等联办事项。 三、坚持精准施策,开展养老保险扶贫。一是从“入口”上由地方人民政府全额代缴最低档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减轻其缴费负担。我市从201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以来就对持有一、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困难人员,按当地最低档次缴费标准给予全额补贴(代缴)。2019年5月1日起,全额代缴对象扩大到所有持证残疾人。2020年1月1日起,全额代缴对象扩大到低保边缘户。二是从“出口”上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标准,增加其待遇水平。我市已建立激励约束有效、筹资权责清晰、保障水平适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十三五”期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20元提高为190元,增长58%。三是积极推进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对年满60周岁、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我市户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进行全面梳理,让其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已按规定发放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困难人员,支付终身。 四、精准就业扶贫,让帮扶实现“授人以渔”。自2016年8月《关于推进精准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出台以来,根据精准识别对象、精准技能培训、精准制定计划、精准创业扶持、精准医疗保障和精准人才对接“六个精准”的就业创业扶贫工作任务,明确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宣传引导到位、服务对接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脱贫效果到位“六个到位”工作原则。根据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意愿等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和创业帮扶等。2020年4月份制定出台了《台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细则(2019—2021年),进一步明确各项培训补贴申请的对象、条件、补贴标准和相关材料。对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创业培训给予补贴,困难等人群参加培训发放生活费补贴,同时补贴标准在原来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从我市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7.58亿元补贴资金,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实行专项管理。截止到2020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总数达到116.18万人,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39.94万人,2020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2194人,切实有效开展广大职工特别是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我市对1038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311.4万元求职创业补贴,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发放职业培训补贴1926.6万元,补贴人数26271人。 五、推出疾病应急制度,发挥“救急难”作用。2015年11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2015年12月29日台州市财政局、台州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关于《台州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于2016年6月14日成立了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监管委员会,建立了公安、卫生、民政、社保等部门申报联合会审制度和基金监管委员会申报定期审议制度。从2016年开始,市财政每年落实疾病应急救助市级基金100万元。基金监管委员会每半年根据市级医院的申报情况进行审核并按时支付相应申请。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基金管理办法,指定了基金管理机构。2019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0日,全市基金共列支1911529.38元,共319起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病例,其中身份不明病例64起,身份明确但无力支付病例256起。台州的疾病应急救助工作有序展开,较好地发挥了“救急难”作用,对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诚然,“十三五”期间,在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但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共同富裕路上不能掉队一人”的要求和生活成本提高、刚性支出增加的现状,还存在不足和差距。如建议中提出的:梳理并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就业岗位以及培育创业技能等均是我市在后续救助中需要延伸和拓展的,也是创建共同富裕先行市的要求,我们将积极采纳。 (一)建立预警机制,主动识别支出型贫困人群。从全市救助数据分析,其中支出型贫困人口占全部救助人数的87.24%。在全市层面对在册低保、低边以及困难残疾人进行探访关爱。利用“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制度,对在册的困难群众进行走访,了解群众的需求,形成需求清单,精准匹配救助项目和内容。同时利用省大救助平台的预警模块,在全市建立预警机制:在医保结算平台上发现个人支出5万元、累计支出30万元以上的病人,发出系统预警,由当地民政部门及时跟进;在智慧残疾平台发现新申领重度残疾证,及时办理并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从被动申请到主动发现,将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二)改革救助模式,从纯粹的物质救助拓展到物质+服务。为贯彻台州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创建目标,实现社会救助由保障基本生活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全市将社会救助品质化服务提上日程。一是改革社会救助方式。开发推行救助码和幸福签,实现申请授权“指尖办;运行精准为民服务平台,整合归集各部门数据,形成一网统管”主动救;实施困难群众救助“一件事”,做到高效救助“一次办”;坚持“四社”联动,建设数字“公益谷”,打造温暖救助“共同体”。二是强化对接服务,搭建双方需求平台。强化帮扶对象求职意向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加强岗位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出适合低收入农户就业的工作岗位,通过村组宣传栏、进村入户等形式将岗位信息送至帮扶对象家中。此外,为进一步搭建残疾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对接平台,精准帮扶残疾人助圆就业梦,联合残联等相关部门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并现场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创业扶持等咨询服务, 2020年组织33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711个,接待残疾人求职者457人,达成意向128人。强化帮扶对象就地就业与当地产业对接。积极引导衔接本地服装、鞋业、工业品、休闲用品、汽摩配、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制造企业,到扶贫重点乡镇、重点村设置加工点等,组织吸纳低收入农户务工或从事手工编织、来料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工作,提供帮扶对象家门口就业机会。 (三)兜底精准帮扶,加大就业帮扶力度。一是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对确无法安排就业的对象,我们积极实施农村电商服务站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农村中心工作,重点开发一批村级公益性岗位,提升托底安置的可操作性。根据2019年2月出台的《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补贴力度,其中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按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按最低工资标准的50%给予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其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2020年全市共发放补贴328.17万元。二是落实求职创业补贴帮扶就业。充分利用就业政策,积极援助来自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孤儿、持证残疾人、在学期间已获得校园地或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来自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给予3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同时应届回原籍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失业并进行登记的,失业期间可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临时生活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当地每月失业保险金标准的80%执行。三是增加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岗位职数。台州是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浙江制造的重要板块。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曾提出,“要立足台州的优势产品和产业,抓住重点,着力建设一批有影响的制造业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台州也是一个民营企业较多的城市,其中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同时也存在城市低收入人口。如温岭市刚刚在6月份开启专场幸福岗位招聘会,旨在为低收入人群开就业通道;黄岩区在乡镇设立帮扶手工坊,为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搭建家门口的工作地。 (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互助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体平台,宣传政策和共同富裕案例,让政策和救助方式深入人心。同时我们还要求在全市社区、村居就业政策宣传栏和村务公开栏张贴政策信息,大力营造就业扶持氛围。进一步加大台州市推进城市低收入群体帮扶政策、会议、举措等内容的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动态的宣传报道,推出一批在帮扶救助城市低收入群体过程中涌现出的突出个人和先进单位,大力宣传台州市在帮扶城市低收入家庭等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促进低收入人群自立自强,树立强大的生活信心战胜困难,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心低收入人群,向低收入人群倾斜更多资源和精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感谢你们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民政局 联系人:蒋万华 联系电话:88698273 邮 编:318000 台州市民政局 2021年7月6日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