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Tiantai Xian) 天台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祖庭,“活佛济公”的故乡。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境内天台山为“中华佛教十大名山”之一。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因境内天台山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20°41′24″~121°15′46″,北纬28°57′02″~29°20′39″。地处浙江省中部偏东,台州市北部,东与宁波市宁海县相邻,东南与三门县接壤,南与临海市相连,西南毗邻仙居县,西与金华市磐安县接壤,北与绍兴市新昌县毗连。人民政府驻始丰街道玉龙路1号,电话区号0576,邮政编码317200,距台州市区68千米。 政区沿革 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东越国。秦朝属闽中郡。西汉初,属东越;东汉章和元年(87年)属章安县;建安元年(196年)从章安县分置始平县(又称南始平),为天台建县之始。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始丰县;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分设县境南乡为乐安县(今仙居县)。南朝宋(420~479年)沿袭西晋为始丰县;南朝齐(479~502年)改始丰县为始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临海县,属括州(处州)。唐武德四年(621年)从临海县分出,复置始丰县;八年又废;贞观八年(634年)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上元二年(761年)改名唐兴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名天台县;后晋天福年间改名台兴。宋建隆元年(960年)仍称天台县,后一直沿用至今。元时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台州路。明、清时属台州府。1935年属台州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属台州专区;6月全县设6个区、10个镇、46个乡。1951年辖7个区、6个镇、64个乡。1952年撤城关区及下辖4个镇,建立24个居民委员会,后合并为16个居民委员会,直属福溪区。1956年撤苍山、南山、北山、福溪、平桥、街头、白鹤7个区,设城关1个镇,其余区域设32个乡。1957年11月恢复苍山、南山、北山、福溪、平桥、街头、白鹤7个区。1958年11月城关镇与福溪区合并改称幸福人民公社;白鹤区改称白鹤友谊人民公社,两个公社下设19个管理区;其他5个区改称区联社,下属23个乡改为人民公社。1959年幸福人民公社城区部分重新设立城关镇。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恢复区建制,设城关1个镇,城郊、苍山、南山、平桥、街头、白鹤、北山7个区,下设57个人民公社。1983年3月改人民公社为乡机制,时辖 7个区、1个镇、51个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设城关1个镇,撤销城郊区分设丽泽、山河乡,撤销南山区分设滩岭、雷峰、南屏乡,撤销白鹤区分设白鹤镇、鹤楼乡,撤销北山区改设石梁镇,撤销平桥区分设平桥镇、三州、屯桥乡,撤销街头区分设街头镇、新中、龙溪乡,撤销苍山区分设坦头、三合、洪畴镇,泳溪乡,年末共辖8个镇、11个乡。1993年6月撤新中乡设新中镇。1994年8月台州撤地设市,隶属台州市。2000年9月城关镇、丽泽乡、山河乡合并为城关镇,年末辖9个镇、8个乡。2001年9月摊岭乡并入城关镇,鹤楼乡并入白鹤镇,屯桥乡、新中镇并入平桥镇,年末辖8个镇、5个乡。2003年撤销城关镇,在原城关镇范围内设立赤城、福溪、始丰3个街道,年末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赤城、福溪、始丰3个街道,平桥、街头、白鹤、石梁、坦头、三合、洪畴7个镇,泳溪、南屏、雷峰、龙溪、三州5个乡,共15个乡级政区;辖有14个居民委员会、597个村民委员会,共611个群众自治组织;下设35个居民小组、973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58.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98万人,城镇化率18.7%。另有流动人口20.34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0.66万人,占52.3%;女性27.96万人,占47.7%;14岁以下7.23万人,占12.3%;15~64岁46.42万人,占79.2%;65岁以上4.97万人,占8.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8.55万人,占99.9%。有布衣、苗、壮族等31个少数民族,共740人,占0.1%;超过100人的有布依、苗、壮族3个民族,其中布依族14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0.1%;苗族128人,占17.3%,壮族104人,占14.1%。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人口出生率12.1‰,人口死亡率6.0‰,人口自然增长率6.1‰。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4.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3.7千米,总面积1421.0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370.0平方千米,占96.4%;水域51.0平方千米,占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13人。(截至2012年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