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民政局关于台州市五届三次党代会第2019003号提案答复的函
|
||||
|
||||
陈可可、张连森、黄丹雅、牟群欢、金玲珠、陈小兵、胡丽萍、蔡志春、葛冬云、彭明丽等10位代表: 你们在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的提案》(第2019003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市从健全社区建设体系、拓展社区公共服务、促进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等方面求完善、出实招、重实效,推动我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高党群服务水平。一是夯实社区党建基础。市委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提升基层党建“三十条”意见,作为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两清单一项目一述职”和基层党建巡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人、财、物”投入,社区党建的基础保障明显改善;二是强化基层支部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班子,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以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经费、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支部规范化建设,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三是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椒江、路桥等地积极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统一平台+专业团队+常态服务”模式,大力推进96345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广泛开展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等工作,广大党员在项目一线、改革攻坚和服务凝聚群众等方面作用发挥上日益明显。 二、完善体制机制,健全社区发展政策体系。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几年我市不断完善社区建设政策体系,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城乡社区协商机制的实施意见》(台市委办发〔2017〕39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台市委办发〔2017〕44号)等文件,建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与分管副市长任组长,18个部门组成的台州市城乡社区建设联席会议的基础上,2018年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台市委发〔2018〕10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台市委办发〔2018〕61号)两个纲领性文件,在深化社区发展的人员、场所、资金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并首次将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对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2018年我市社区建设无论在政策层面上还是在推动工作的制度设计上均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三、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2011年我市就明确了市级福彩公益金每年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社区建设,从政策、机制上保障了城乡社区服务场所经费的落实,目前我市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市、区、街道(乡镇)三级配套,辖区共建单位资助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台市委发〔2018〕103号)文件中将社区的经费投入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按照椒江、黄岩、路桥三区不低于10 万元,其他县(市)不低于 5 万元标准,全面落实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社区工作经费按照每千户每年 10 万元标准进行保障;市财政每年对椒江、黄岩、路桥三区每个社区补助工作经费 5 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 5 万元”。目前市财政将椒黄路三区每个社区的补助工作经费从原先的1.5万元提高到5万元,进一步加大了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各地也均按照市定的标准落实相关的工作经费。 四、提高专职社区工作者待遇水平,提升服务居民能力。一是不断配齐配强专职社区工作者。2018年,我局指导各县(市、区)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力度,目前椒江、黄岩、路桥、临海、温岭、仙居等地均已完成招聘工作,并在招聘过程中探索开发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面向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定向招聘,全市新增300多名专职社区工作者;二是不断提高待遇水平。目前全市按照“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 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 其他专职社区工作者年平均工资(不含按规定由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分别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度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 1.3倍、1.1倍、1.0倍”,“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专职社区工作者给予每月300元到600元不等的职业津贴”等政策来执行,全市专职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得到大幅提升;三是不断提升服务能力。2017年,我市举办了全市首届社区工作领军人才推荐遴选活动,通过笔试、测试、现场展示等方式,选拔并培养了一批本土化社区工作领军人才队伍。2018年,在组织各地社区干部到杭州、宁波等先进地区学习交流治理经验的同时,又相继开展了“和合好班子”“和合好搭档”评选、“社区暖心故事”先进事迹推荐、省级农村社区工作领军人才遴选等活动,提升了城乡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五、开展事项清理整改,推动社区“减负增效”。针对社区行政任务多、负担重等问题,我市在2014年底连续下发了《关于深入整治社区(村)“牌子多”等问题的通知》(台市委发〔2014〕66号)、《关于做好市直单位涉及村(社区)机构牌子、考核评比、创建达标等事项清理整改工作的通知》(台市委办发电〔2014〕115号),对社区的机构牌子、考核评比、创建达标等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改,全市共清理整合机构牌子253项,削减率达到95.7%,清理实物牌子189364块;清理考核评比106项,削减率达到100%;清理评比达标173项,削减率达到100%。2015年,我市又出台了《关于实行村(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通知》(台市委发〔2015〕7号)和《关于印发 六、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三社联动”。一是加快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夯实社区服务载体。2016年,我局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台民〔2016〕26号),加快培育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目前,全市共注册登记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196家,社区社会组织总数6046个,其中登记数687,备案数5359,初步实现了社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互动配合、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培工作,加快提升专职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2018年我市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组织工作的通知》(台市委办发电〔2018〕 23号),明确全市社区工作者不限年龄应报尽报,这次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考17566人,报考人数总量位列地级市全国第一;取得证书3890人,是过去十年总和的8.6倍,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共有206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取得了职业证书,为推动“三社联动”奠定了人才基础;三是推动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为社区提供专业化支持力量。我市着力扶持一批管理规范、服务专业、作用明显、公信力强的具有引领作用的社工机构,涌现了天宜、三门公益谷等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民办社工机构,其中天宜社工服务社在近两年取得突破性发展,其机构布点从玉环拓展到椒江、路桥、温岭,逐步成长为主要面向社区开展社会工作的支持型社工机构,今年5月份该机构更被CCTV-13《新闻调查》栏目专题报道。 七、多措并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一是发挥“两约”在基层自治中作用。不断深化完善“两约”内容,指导各地制定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范本,与时俱进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五水共治”等工作,同时对各地的“两约”进行全面总结梳理,编写了《台州市村规民约社区公约选编集》、《三门传统村规民约家训族训汇编》等优秀“两约”合集,供全市各地学习借鉴,并指导各地积极运用到基层治理实践中。目前我市发动城乡居民参与,发掘“两约”自治功能,取得了较好成效。如温岭市大溪镇沈岙村在民政部举办的全国“村干部大讲堂”上,作为我省农村社区的唯一发言代表,作“引入民主恳谈机制,让村规民约‘立’起来”经验交流发言;二是完善协商机制,激发基层自治活力。我市以完善“民主恳谈”“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等基层协商实践成果为抓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由“堵”向“疏”转变,其中《临海市发展基层协商强化社会治理》成功入选为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优秀案例;三是探索村民代表履职规范化。我局从村民代表的产生、联系、参与、监督、奖惩和培训机制等方面完善,切实发展村民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目前我市邀请民政部、中央党校等相关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充分讨论和研究,推动我市村民代表履职的规范化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你们在建议中反映的问题,如社区行政事务繁多、工作队伍力量有待加强、群众自治活动缺乏等。结合你们的建议,我们下阶段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考核为撬动推动各项政策落实。一方面在2018年社区建设工作首次纳入市对三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提请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建设考核从三区向全市9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在考核内容和指标设定上更具体更更精准更具备操作性,既符合台州目前社区发展的实际,也立足长远契合全省社区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认真落实全市城乡社区治理推进会暨全市城乡社区建设联席会议精神,发挥好联席会议统筹协调、监督检查、综合指导等作用,对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巩固社区减负整改成果、提升服务水平等各项任务排好施工图、列出时间表,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发展的工作新局面。 二、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推进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按照构建社区“十五分钟”综合生活服务圈目标,在合理整合、规划建设文体、医疗、商业、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区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居民参与的便利性,以及面积、人口规模的适度性等因素,力争到2019年底,各县(市、区)建成1个以上集党群服务、便民事项服务、居家养老、社会组织培育、卫生健康、普法援助、文化体育、社群商业等功能的社区综合服务体,满足幼儿、儿童、妇女、青少年、老年人及残障者等不同层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同步开展台州市区社区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针对三区的区域人口、社区分布、服务需求等制定差异化布局方案,以规划为引领推动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确保公共资源优先服务群众。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专职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一方面将专职社区工作者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对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从2019年起,新录用的专职社区工作者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须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在我市专职社区工作者持有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显著上升的同时,积极引导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区工作者慢慢改变以往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用更专业的价值理念和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健全市、县、乡三级教育培训体系,采取挂职锻炼、横向交流、外出学习等形式,组织专职社区工作者到先进地区交流学习,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并加强对社区领军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视,为城乡社区治理奠定人才队伍基础。特别是针对社区居委会主任的教育培训,每年做到轮训全覆盖;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全科社工模式,形成“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社工培养链,通过减少坐班人员,增强走访力量等方式,增强专职社区工作者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真正做到“认得了人、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四、深化“三社联动”,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一是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搭建社区网络平台,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公开机制,并利用社区QQ群、微信群等网络载体,为居民提供及时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二是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创建条件,加大财政资金、福彩公益金的支持力度,构建“财政扶持、企业资助、基金会支持、公众捐助、自我造血”的多元筹资机制,依托台州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即孵化支持中心,面向街道、社区做好定向、专项孵化,重点培育发展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引导社会组织及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扎根基层、服务社区;三是以公益创投为先导,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面向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创投资金扶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活力,在居民融入、纠纷调解、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体娱乐、邻里互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我市社区治理向纵深发展。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民政局 联系人:陈慧雪 联系电话:88698287 邮 编:318000 台州市民政局 2019年6月26日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