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知多少,你来做做看(台州市社会救助知识竞赛)
台州市民政局: 2014-11-04 09:46 来源: 台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供稿) 文字大小:[ ] 阅读次数: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加大财政投入,细化帮扶举措,确保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地台州。为进一步普及社会救助知识,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更好地服务于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让广大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台州市民政局举办“福彩杯”台州市社会救助知识竞赛活动,欢迎广大市民群众踊跃参加。

竞赛须知:1、参赛人员将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填写在答题卡上,资料不全的答题卡无效。答题卡可以复印,或在台州市民政局网站和台州福彩网上下载。每名参赛人员限填一张答题卡,多填无效。

2、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答题,回寄:台州市民政局(行政中心2号楼)社会救助处,邮编318000。信封上注明“知识竞赛”字样,截止日期为2014年11月2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联系电话:88698293。

3、本次竞赛按照答题正确率确定获奖者,成绩相同的,以抽奖方式产生获奖者。竞赛设一等奖5名(奖金500元/人)、二等奖15名(奖金300元/人)、三等奖100人(奖金100元/人)。获奖名单适时在台州市民政网、台州商报上公布。获奖者凭个人有效证件到台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台州市行政中心2号楼627室)领奖。

4、为保证本次知识竞赛的公平、公正,参与竞赛组织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其亲属不得参加。组委会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台州市“福彩杯”社会救助知识竞赛有奖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1、《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  )正式施行?

A、2014年11月1日            B、2014年5月1日

C、2014年7月1日             D、2014年6月1日

2、以下哪项不是最低生活保障应坚持的原则?(  )

A、应保尽保                   B、公平公正

C、进保不退                   D、统筹兼顾

3、以下哪项不是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基本条件?(  )

A:户籍状况                  B、家庭成员学历

C、家庭收入                  D、家庭财产状况

4、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应当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  )提出书面申请。

A、村(居委会)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民主评议的程序是(  ):

A、宣讲政策、介绍情况、现场评议、形成结论、签字确认;

B、介绍情况、现场评议、形成结论、签字确认、宣讲政策;

C、宣讲政策、介绍情况、形成结论、现场评议、签字确认;

D、介绍情况、宣讲政策、现场评议、形成结论、签字确认。

6、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

A、只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一经公布不得调整;

B、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C、只能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D、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一经公布不得调整。

7、目前台州市区执行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是(  ):

A、城市低保580元/月,农村低保440元/月;

B、城市低保500元/月,农村低保300元/月;

C、城市低保600元/月,农村低保400元/月;

D、城市低保640元/月,农村低保500元/月。

8、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形式是(  ):

A、每月10日前通过银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机构,直接支付到低保家庭的账户;

B、原则上实行按月打卡发放,每月10日前通过银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机构,直接支付到低保家庭的账户;金融服务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低保金可以按季发放,每季度初10日前发放到户;

C、每季度初10日前通过银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机构,直接支付到低保家庭的账户;

D、通过低保工作人员手工发放。

9、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低保家庭成员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复核,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和家庭成员中有重病、重残人员且收入基本无变化的低保家庭,多长时间复核一次?(  )

A、每年复核一次               B、每季度复核一次

C、每月复核一次               D、无需复核

10、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档案中需具备“三书”是指什么?(  )

A、低保政策说明书;家庭收入、财产声明及如实申报承诺书;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委托书;

B、低保申请书;家庭收入及如实申报承诺书;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委托书;

C、低保申请书;家庭收入、财产声明及如实申报承诺书;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委托书;

D、低保申请书;家庭收入、财产声明及如实申报承诺书;家庭人口状况核查授权委托书。

11、2014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考核指标是(  ):

A、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3%;

B、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3%,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0%;

C、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0%;

D、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3%;

12、下面哪项不属于社会救助内容(    )

A、教育救助              B、住房救助

C、最低生活保障          D、社会力量参与

13、下列哪项不是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需符合的条件?(  )

A、无劳动能力             B、无生活来源

C、无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扶养、抚养能力      D、负债较多

14、下列哪项不是核销《农村五保供养证书》的法定工作?(  )

A、由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B、村民委员会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投票通过;

C、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

D、县级民政部门核准,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15、临时救助正确的工作流程是(  ):

A、户主申请、乡镇审核、张榜公示、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B、户主申请、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C、村级申报、户主申请、张榜公示、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D、户主申请、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16、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方针是(  ):

A.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     B.托底线、保基本、可持续

C. 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    D.广覆盖、救急难、可持续

17、社会救助工作的原则是(  ):

A.阳光、公开、公正、及时     B.公开、公平、公正、及时

C. 公开、公平、公正、准确     D.阳光、公开、及时、准确

18、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全部属于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是(  ):

A.民政、财政、教育、卫生计生、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B.民政、财政、教育、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C. 财政、司法、卫生计生、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部门

D.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19、以民政部门为实施主体的社会救助是():

A.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

B.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

C. 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

D.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

20、根据《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规定,申请教育救助,应当向什么单位提出?(  )

A、当地教育部门         B、当地民政部门

C当事人就读学校       D乡镇(街道)

21、下列哪项不属于城乡医疗救助的对象(   )

A、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B、特困供养人员

C、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

D、由于自杀、自残,打架斗殴、酗酒、违法、犯罪等人员

22、申请医疗救助的对象,以下哪项材料不必提供  (    )

A、医疗诊断书、已支付的医疗费用原始收据

B、、必要的病史资料

C、已参加合作医疗按规定领取的合作医疗补助凭证、社会互助帮困情况证明等

D、家庭其他成员资料

23、以下哪项不属于审核和审批最低生活保障的方式(  )

A、入户调查             B、邻里访问

C、群众评议、信息核查    D、工作人员凭工作经验核定

24、以下哪类人可直接享受低保 (   )

A、残疾人               B、被征地农民

C、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人员                      D、其他生活困难人员

25、以下哪项不属于低保对象享受的政策优惠范畴(  )

A、可享受水、电等优惠政策    B、申请医疗救助

C、申请住房救助              D、申请留学救助

26、以下哪项不属于特困供养人员享受的优惠(   )

A、给予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B、提供符合居住条件的住房

C、提供日常诊疗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护理照料

D、每年定期组织外出旅游

27、哪些不属于临时救助的对象(    )

A、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

B、家庭成员突发大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

C、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

D、因赌博借高利贷欠下高额债务,导致家庭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

28、申请临时救助哪项材料不需要提交(   )

A、收入证明           B、财产证明

C、户籍证明           D、学历证明

29、以下哪项不属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病种(   )

A、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B、儿童急性白血病

C、流行性感冒               D、重度精神疾病

30、教育救助的对象不包括以下哪类人(    )

A、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

B、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C、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

D、接受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困供养人员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40分。错选、漏选不得分)

3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涵盖了以下哪几种救助?()

A、最低生活保障             B、特困人员供养

C、医疗救助                 D、临时救助

32、社会救助制度坚持(),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

A、托底线   B、救急难   C、可持续   D、应急性

33、最低生活保障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

A、配偶

B、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

C、多年未联系的远房亲戚

D、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

34、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可以享受以下哪些社会救助?()

A、最低生活保障金        B、医疗救助

C、住房救助              D、临时救助;

35、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时,乡镇、街道可以通过()等方式对申请人经济状况进行核查。

A、入户调查   B、邻里访问   C、群众评议   D、信息核查

36、特困供养人员出现下列哪些情况的应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终止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

A、具有了劳动能力,获得了生活来源;

B、有了具有供养能力的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

C、生病治愈后出院;

D、特困供养人员死亡,丧葬事宜办理完毕。

37、发生灾害后,当地政府应当根据情况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应急救助。

A、食品 B、饮用水    C、临时住所     D、衣被

38、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临时救助范围?()

A、火灾导致生活突然陷入困境     B、欠高利贷无力偿还

C、遭遇交通事故生活难以为继     D、罹患重病生活困难

39、申请临时救助必须提供的哪些材料?()

A、家庭困难证明材料 B、户口簿    C、申请书   D、结婚证

40、医疗救助基本原则是():

A、公平、公开、公正和科学合理的原则

B、治病救人原则

C、政府主体救助、社会帮扶救助的原则

D、部门配合,整合资源,共同推进的原则。

41、下列哪些人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

A、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B、特困供养人员

C、残疾人员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42、医疗救助内容的是():

A、慈善医疗援助                B、住院医疗救助

C、资助基本医疗保险            D、门诊医疗救助

43、《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规定的住房救助形式有哪些?()

A、配租公共租赁房           B、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C、农村危旧房改造           D、新建住房补贴

44、《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规定的教育救助的方式哪些?()

A、减免相关费用             B、发放助学金

C、给予生活补助           D、安排勤工俭学

45、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

A、贷款贴息               B、培训补贴;

C、公益性岗位安置          D、直接给工资;

46、吸纳就业救助对象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享受()等就业扶持政策。

A、社会保险补贴 B、税收优惠;

C、小额担保贷款 D、发放就业补贴;

4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请求、委托,可以通过户籍管理、银行等哪些单位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

A、税务 B、社会保险    C、房产管理    D、住房公积金

48、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主要包括():

A、工资性收入    B、家庭经营净(纯)收入

C、财产性收入    D、转移性收入

49、申请人的家庭财产主要包括():

A、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              B、船舶

C、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     D、房屋

50、社会力量可通过哪些方式积极参与到社会救助?( )

A、单位和个人可通过设立、主办、承办、协办、冠名帮扶项目

B、捐赠、创办服务机构

C、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

D、鼓励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公益性宣传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51、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是申办最低生活保障的一项必需程序。()

52、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书面声明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并签字确认;履行授权核查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手续;承诺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完整是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应当履行的义务。()

53、户籍类别相同但家庭成员户口不在一起的家庭,应将户口迁移到一起后再提出申请。因特殊原因无法将户口迁移到一起的,可选择在户主或者其主要家庭成员的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户籍不在申请地的其他家庭成员分别提供各自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未享受低保的证明。()

54、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

55、申请救助家庭一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终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每月领取的救助金额一旦确定,不再更改。()

56、低保家庭无需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定期报告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的变化情况。()

57、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低保家庭成员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复核,对短期内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相对稳定的低保家庭,可每季度复核一次。()

58、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低保家庭成员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复核,对收入来源不固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低保家庭,原则上城市按月、农村按季复核。()

59、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档案中需具备的“三表”是指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表、低保工作责任表、特殊人员备案表。()

60、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档案中需具备“两记录”,其中, “两记录” 是指申请人申报情况记录、民主评议记录。()

61、特困供养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可以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

62、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

63、资助医疗救助指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救助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

64、门诊医疗救助指对没有住院治疗的医疗救助对象年度定额发放救助金或救助卡,用于门诊和购药。()

65、住院医疗救助指对救助对象,住院治疗产生的费用,在得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66、临时医疗救助指农村五保户、城乡低保户,因大病医疗费用过高,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和患病情况分类给予一定数额的临时医疗救助金。()

67、“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是指符合条件的医疗救助对象因病经诊断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出院结算时,在得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偿的同时,按相关政策直接享受住院医疗救助。()

68、医疗救助申请办理程序是指救助对象或代理人,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69、医疗救助标准由乡镇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70、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居民家庭。()

7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45号)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国要基本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72、家庭成员按照国家规定获得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教育奖(助)学金、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以及见义勇为等奖励性补助,不计入家庭收入。()

73、《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应当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74、《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不经授权,代为查询、核对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75、《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请求、委托,可以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76、《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

77、申请低保时,公示期满没有异议的,县级民政部门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并从批准之日起当月发放救助金。()

78、申请社会救助,应当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提出。()

79、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患者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疾病救助。()

80、申请教育救助,应当向当地乡镇、街道提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