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社会组织力量 共绘清廉善治新图景
台州市民政局: 2025-05-15 11:06 来源: 办公室 文字大小:[ ] 阅读次数:

从“政府输血”到“社会造血”,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共治”,自 2014 年起,浙江省温岭市民政局以公益创投为支点,构建“立体化申报评审 + 规范式项目监管+全‘廉’条经费监管+全流程孵化培育”体系,撬动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基层治理。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累计投入公益创投资金超 464万元,立项项目175个,培育本土社会组织 34家,服务覆盖城乡社区近 19.8 万人次。

一、“立体化”项目精准对接,“从政府配餐”到“群众点单”

市民政局构建“立体化”项目申报评审体系,通过需求侧、供给侧、载体侧三方协同发力,聚焦特殊群体需求,构建“三步走”运行模式─需求征集、项目评审、动态评估。建立需求导向型项目库,通过精确绘制服务对象画像,将服务模块分层分类,确保服务靶向需求,实现从“政府配餐”到“群众点单”的机制转变。

例如,针对下岗女性群体、困难女性群体等就业难的问题,借助公益创投平台,温岭市社会组织服务站和太平街道月河社会组织服务站联合孵化出“就业易起来”女性技能提升帮扶项目。该项目指导328名女性掌握电商运营、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能。

二、“规范式”项目跟踪监管,从“粗放管理”到“智慧闭环”

市民政局持续强化“规范式”项目监管体系,以全流程化标准管理为主要抓手,实现公益创投项目质效双提升。 

坚持材料规范标准化。通过建立项目申报、执行、评估三个阶段共计14类标准化文档模板,确保项目提交材料完整性达 100%。

深化资格审查专业化。组建评审委员会,借助“岭上清风,益创同行”项目申报大赛平台,对项目进行综合打分,营造清廉的项目申报环境。 

坚持公示公开透明化。推行“线上公告+线下公告”模式,实现项目关键节点信息全面公示,增强项目运作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

保障协议合规法治化。引入专业法律顾问团队规范协议文本,明确各方权责边界与退出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项目监管样本。

三、“全廉条”项目财务监管 ,从“单项拨付”到“全景管控”

市民政局严格遵循“全廉条”经费监管体系,创新构建社会组织财务治理新范式,在监管机制层面形成“三阶递 进”的管理链条,确保社会组织财务活动清廉高效。

在初期预算环节,明确项目资金支出范围,建立项目可行性论证与成本核算双审查制度,强化项目预算科学性。

在中期执行阶段,由市社会组织服 务中心确认项目实施进度,并依据项目活动的书面记录、财务票据开支情况等台账资料,对项目进行随机回访与核查。同时,要求各项目在信息公开平台上进行公示,确保项目资金流向透明可溯。

在末期经费决算阶段,引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从严把控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切实提升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能力和防控财务风险水平,强化经费监管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四、“全流程”项目孵化培育, 从“初创破壳”到“展翅腾飞”

市民政局始终把握“全流程”项目成长培育,配套出台《温岭市公益创投 工作指引》,以“孵化器 + 成长营”的模式,为社会组织提供全流程支持。 

设立“公益创投孵化营”,对公益创投获选项目给予 1 万至 5 万元资金支持,并辅以导师结对、能力培训等配套服务,以“小资金”撬动“大能量”, 引导社会专业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在此基础上,通过“全流程”式的辅导督评,定期组织开展公益创投培训交流会,赋能社会组织多维度成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