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2022037号提案答复的函 |
|
民进台州市委会及释源庄、李建国等2位委员: 你们在台州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破局居家养老难题》(第2022037号)及并入提案《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关于投靠子女居家养老的提案》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台州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就该提案问题和意见进行了多次研究,在充分解读提案内容和意图基础上,形成答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深入研究提案内容 各位委员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意见:我市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适老化改造标准不统一、养老服务水平低下、政策支持力度欠强、认识还不够到位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快推进。具体意见:一是强化设施布局。包括城市规划、住宅设计和国土空间规划考虑养老需求,制定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开展失能照护设施补短板行动和加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二是健全机制和标准。包括强化部门联动,健全适老化改造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支持个性化定制等。三是形成多方合力。包括加装电梯、开展评选、支持子女投靠等政策支持,推进社会资本和慈善力量参与、国有资源支持适老化改造等。四是培育养老产业。包括加强宣传引导、发展消费市场,培育养老用品企业、打造适老化改造“一站式”服务体系及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培养老龄服务人才强化服务监督,打造智慧化养老等。 二、积极采纳所提意见 你们对我市推进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养老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你们所提的意见建议,有的已经推进实施,有的将吸收采纳到下一步工作中。 (一)强化设施布局。你们提出的城市规划、住宅设计和国土空间规划考虑养老需求,制定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开展失能照护设施补短板行动和加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已吸收采纳并在落实,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高度重视社区居家适老化及其他养老工作。今年,我市成立“浙里康养”台州工作专班,设立社会保障体系组、养老服务体系组、健康支持体系组、老龄产业发展组和老年友好社会组,专项推进养老各个体系;出台了《台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实施方案(2022—2025 年)》(台康养专办〔2022〕1号),统筹推进你们所提及的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工作。8月8日,市委书记李跃旗出席会议部署推进“浙里康养”相关工作。二是注重规划引领。已部署制定市区和6个县(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落实老年人中高密度居住区土地、房产要素保障,规划建设8-10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已建成住宅小区和老旧住宅区结合设施改造提升通过三年时间逐步落实养老服务用房。在农村,以乡镇为单位,按常住老年人底数,科学合理布局养老机构,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个,已谋划2025年前要动工的各类养老机构项目57个;推进“百镇千村”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今年提升乡镇居家服务中心135家、村级照料中心600家、老年公寓30家。三是强化方案制定和推进。2020年,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台政办发〔2020〕10号),明确相关养老配套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开展养老服务设施等配套建设。制定了《台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修订)》,将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照料中心、养老用房等适老化设施改造纳入到基础类、提升类改造项中,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制定了《台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家及专家库管理办法》,建立“旧改”工作专家库。在我市成功创建的32个未来社区中,15个新建类社区按照要求,严格落实养老用房、日间照料、医养等社区适老化设施建设;17个旧改类社区根据社区用地、用房情况,因地制宜,重点关注并完善“一老一小”短板,引入日间照料、健康小屋等建设,完善适老化设施建设。如今年5月刚通过省级验收的椒江城隍浦社区,邻里中心配建了养老服务用房,用于日间照料、食堂、健康小屋等适老化功能,提供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由椒江区社发集团统一运营管理。下步我们将沿着各位委员建议方向,以老年人服务需求和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为基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等,持续推进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失能照护设施补短工作,加快形成老年人方便可及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系统。 (二)健全机制和标准。你们提出的包括强化部门联动,健全适老化改造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支持个性化定制等建议,已吸收采纳并持续推进,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一是健全协同联动机制。通过“浙里康养”台州工作专班协同及在实施方案中明确部门职责,有效衔接了相关政策、规划、项目、资金。在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中,民政部门牵头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残联牵头无障碍改造,住建部门牵头负责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如在省市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中均明确,已列入残联无障碍改造计划的,不再予以家庭适老化改造,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的问题。二是开展需求评估和适老化改造。主要抓好两项工作,1.开展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5月起,按照全省统一的筛查标准,我市组织开展136.8万常住老年人自理能力筛查,同步摸清养老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业力量对9%老年人(12万人左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失能等级,形成老年人综合数据库,将在近期完成。2.开展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把200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列入今年的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根据老年人家庭的困难和急需程度,确定改造顺序。制定出台了2022年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选择适配性产品,组成不同场景居家环境的产品服务包,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个方面功能,区分基础改造服务包和拓展改造服务包。基础改造服务包8项内容,拓展改造服务包12项内容,平均每户支出标准为6000元,根据老年人家庭自愿选择,超出补助标准的费用由个人承担。下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相关建议,强化部门联动,以老年人综合数据库为依据,修订完善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各类标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无障碍改造、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工作。 (三)形成多方合力。你们提出的包括加装电梯、开展评选、支持子女投靠等政策支持,推进社会资本和慈善力量参与、国有资源支持适老化改造等建议,已吸收采纳并研究推进,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根据我市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实施意见,我市明确业主加装电梯可按规定申请提取本人及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台州市区范围内加装电梯政府按每台20万元标准予以补助,县(市)参照确定。涉及管线迁移所需费用由相关管线单位和政府共同承担。根据我市进一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的规定,在城镇地区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未婚成年子女、父母,可以按规定申请在被投靠人所在户内落户。二是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截至1月已争取上级资金约2.55亿,并积极申报一般债、专项债券,现阶段我市共发行“旧改”债券约1.75亿元。积极探索引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机构参与改造与后期管理,鼓励将周边老旧小区归拢起来统一改造及管理,形成“政府扶持带动、企业融资共建、居民参与收益”的共赢模式,黄岩区金桂小区专项维修基金提取用于改造案例入选住建部第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九项机制”试点案例集》。三是推进国资参与。今年我市将老旧小区新增养老服务用房配置28处列入市民生实事项目,对老城区养老设施严重不足的社区,因村居撤并、社区调整等原因未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部分城市社区优先配置。临海等地通过调配国有闲置房屋等措施优先保障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置,较好解决了用房缺口,目前全市年度任务进度已达68.4%。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市属国有资本布局、国资国企勇当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主力军“六富”行动计划等政策,引导国有资本加大老龄产业投资布局,支持高品质、多元化老龄产业发展。椒江社发集团利用国有闲置房屋建立了5家怡家社区养老食堂,每天为1200名左右老人提供就餐。四是倡导社会捐赠。根据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全市慈善捐赠助老项目每年1000万元以上,用于提升老年人居住环境、生活水平,重点支持山区助老行动。今年我市举办了“2022年浙江省慈善信托政策和实务宣讲推介会(台州站),大力推介慈善捐赠新形式;组织开展了“中华慈善日”、“慈善一日捐”等专题活动,弘扬社会慈善理念,拓展慈善募捐渠道。持续加强慈善组织和项目培育,目前我市已有慈善组织109家(含具有慈善捐赠资格的红十字会10家),位列全省第四,我市城市慈善指数从2018年第8上升到目前的第6。下步我们将按照各位委员意见,进一步研究社区居家改造示范小区评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在工作安排上给予有陪护需求家庭方便;在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中,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引导各类资本、慈善资源共同合力推进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环境。 (四)培育养老产业。你们提出的加强宣传引导、发展消费市场、培育养老用品企业、打造适老化改造“一站式”服务体系及推进居服务专业化、培养老龄服务人才强化服务监督、打造智慧化养老等建议,已采纳并在落实。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推进:一是壮大消费市场。我市已在研究制定“浙里康养”老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通过引导扩大养老服务消费行动,加强老年用品和为老服务市场监管,丰富老年产品用品环境,改善老年人消费购买的良好体验环境。通过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发放高龄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等形式,提高老年人支付能力。今年在确保基本保障对象养老服务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的基本保障对象补贴标准从200元、100元分别提高到250元、125元,其中的高龄老年人从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125元,全市现有2.65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二是培育老年用品企业。立足于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回应老年人群特别是“新新一代”中老年人群需求,重点发展老龄健康产业、老龄制造产业、老龄宜居产业、老龄服务产业、老龄文化产业等 5 大产业,有序分步推进。今年11月底将完成老龄产业发展专项调研,分析发展现状和瓶颈问题,明晰发展路径。开展了老年用品行业提质增效行动,围绕日用辅助产品、养老照护产品、康复辅助器具、适老化环境改善产品等老年用品市场供给,加快推进新技术和智能设备在老年用品领域深度应用。三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截至7月,全市拥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170个,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7个。同时,积极培育引进多家省内外知名养老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运营,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化运营和70%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托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落实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专业运行经费,每年每家平均不少于3万元,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经费每年每家平均不少于8万元。四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建设。持续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充分依托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组织岗前培训、业务轮训和职业竞赛,提高养老护理员专业水平。市本级举办了两期134人(每期四天)的认知症照护从业人员培训;今年新增养老护理员746人,目前全市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6.2人;举办台州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带动全市养老护理人员提升水平。全面建立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入职奖补和技能提升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每月给予200-500元的岗位津贴,目前已发放岗位津贴341人;对2020年12月21日以后入职本市养老机构三年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3-5万元的奖补;对经培训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给予1200-3600元的补贴。五是打造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圈。重点抓好三项工作:1.开展“虚拟养老院”探索。在三门等地开展试点,整合线下零散闲置的医康养资源建成6家虚拟养老院,前端开展老人生活区域智慧化适老化改造,中端打通医疗、康复、养老机构供需数据壁垒,后端建立院方-家属-主管部门多维度监管,打造全场景“虚拟床位”。政府出资对每张“虚拟床位”建设给予2000—6000元补助,人均年养老投入需求从2万元降低到1万元,目前已建成125张“虚拟”床位。2.推进养老服务和监管场景应用。迭代升级“浙里康养”监管试点子场景“老省心”平台,把养老服务数字监管拓展到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和防诈监管3个方面,获评全省“互联网+监管”地市优秀案例。加快养老院等养老服务场所智慧物联设备覆盖,上半年有135个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智能服务终端。推广了“温暖有约”等具有台州辨识度的老年服务场景,引导志愿者参与,上线半年来,帮扶老年群体1.6余人次。3.深化“互联网+居家护理”模式。在全省范围率先将居家护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全市126家医疗机构入驻平台,月均服务2100以上人次,获评全国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下步我们将持续研究落实相关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加大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宣传力度,发展消费市场;持续壮大老龄产业,培育养老用品企业、打造适老化改造“一站式”服务体系;通过老年助餐体系覆盖、“百镇千村”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以养老护理员队伍培塑为核心,加强培养老龄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支撑,大力推广“老省心”平台、三门“虚拟养老院”等试点经验,加快建设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圈,形成我市数字赋能养老服务的标志性成果。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支持和监督我们的工作。 联系单位:台州市民政局 联系人:陈锋 联系电话:18358625824 邮 编:318000 台州市民政局 2022年9月5日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