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民政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临第8号建议答复的函
|
||||
|
||||
朱国标代表: 你在台州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的建议》(临第8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市积极筹集资金,推进养老机构设施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努力提升老年人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是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资金投入。积极调整敬老院布局,撤并床位少、规模小、安全标准不达标的敬老院;安排彩票公益金,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镇街养老服务设施的升级改造。2020年全市财政投入26746.65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13户。 二是加大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力度。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台民福〔2019〕2 号),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截至2020年底在册养老服务补贴对象29105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人比例达到2.42%,同比去年增加0.1%。 三是持续探索台州特色的养老模式。立足台州本地实际,积极探索“老年公寓改造”、“家院互融”以及“康养联合体”等新模式,不断探索养老服务新方法。“老年公寓服务升级”破题农村养老。探索形成“集体统一建设、无偿低偿居住、配套养老服务”的农村老年公寓特色服务模式,打造一个机构托养、日间照料、健康医疗融合发展的嵌入式养老综合体,实现农村养老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家院互融”打造“无围墙养老院”。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家院互融服务中心站,整合村(社区)照料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食堂及卫生服务站等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术后康复和短期托养等专业服务,形成“一个平台支撑、一个站点统筹、多个网点服务”的家院互融网络。 四是寻求国家政策支持。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办公室 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申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的通知》要求,市发改委会同市民政局、市卫健委推荐温岭市申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围绕“五创新一优化”,即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支持创新、适老环境创新和人口结构优化等目标,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依托民营经济发展优势,探索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打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温岭样板。目前,申报工作方案已经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评审通过,推荐上报。 五是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截至3月底,我市设立的医养结合机构共30家 ,其中纳入医保定点的有20家;共设有床位 6770张 ,其中医疗床位3019张,养老床位3751张;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有15家,占医养结合机构总数的 50%,医疗卫生机构 中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 14家,占机构总数的46.67% 。 诚如你在建议中提出的农村老年人缺少关爱、村居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单一、服务不够规范等现状仍然存在,我们对你的建议积极采纳。 (一)从强化政策入手,保障养老服务提质增量。一是提请市人大为居家养老服务立法,现已起草《台州市居家养老条例(送审稿)》,从地方立法上对居家养老服务提出新要求、新规范二是提请市政府出台《台州市康养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行动计划的出台将有效提升我市的康养服水平;三是制订《台州市养老服务十四五规划》,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养老服务起到引领作用。四是依照《台州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试用)》,全面落实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工作机制。 (二)从供给侧出发,优化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按照“统筹城乡、补齐短板、精准服务”的总体思路,着眼养老服务供给侧优化,科学实施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从养老设施建设、用地资源保障、养老专业组织培育、公共财政支持、税收政策优惠、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科学设计,深化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2021年对接《台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0年-2035年)》,修编《台州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0年-2035年)》,目前该《规划》初稿已完成,将在广泛征求意见完成修改后提交发布。同时完成各县(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规划编制(修编)工作。通过规划推动养老机构进入城市主城区、老年人集聚区。按1万名常住老年人配建不少于300张床位为规划单元。一个规划单元内,将养老机构分多处设置,老年人高密度居住区(>3000 人/平方公里)的老年人500 米内、中密度居住区(1000—3000 人/平方公里)的老年人 1000米内建有 1 家养老机构。做到机构跟着老年人走,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从规划上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与医院毗邻而建。促进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设置更加合理,结合区域面积、人员流动等情况进行微调。 (三)从需求导向考虑,完善居家养老设施建设运营。继续推进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功能互补,全面形成专业服务与基础性服务相结合,机构全托、社区日托与居家服务相衔接的居家养老服务格局。到2021年,全市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综合考虑居民改造意愿、资金条件、闲置空间等情况,进一步完善城镇老旧小区的无障碍设施和养老设施配套建设。加强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互动,鼓励养老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助餐功能,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形式多样的助餐、配送餐模式。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方式改革,鼓励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组织或企业承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运营。到2021年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专业化运营率达到70%以上。 (四)多维度融合推进,深化“医、康、养、护”协同发展。根据《浙江省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3年)》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检查,全面排查梳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整改方向和重点,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支持有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延伸服务,为居家、社区、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将失能失智老年人作为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实现医养合作更加深入,功能更加完善。全市试点建设12个“康养联合体”。充分利用台州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建设现代慈孝文化、创建老年友好城市等活动,积极探索旅居养老服务模式,打造一批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全面的健康养生小镇,为老人提供高品质的养生、养老场所。 (五)从数字化改革,撬动养老服务向智慧化发展。加快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智慧产品设备在养老领域应用,提升养老服务的精细化和精准度。积极应用“浙里养”系统,及时录入、更新数据。加快开发建设台州养老智慧监管平台。深化消防、电力、发改、市场监督、卫健、民政等部门的业务协同,梳理和任务分解,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共同推进养老服务监管。路桥区智慧养老院场景,市本级、临海市、温岭市共建的养老服务智慧监管场景列入2021年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试点。 感谢你对台州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民政局 联系人:金颖毅 联系电话:88698280 邮 编:318000 台州市民政局 2021年7月6日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