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市
台州市民政局: 2020-11-03 17:16 来源: 台州市民政局 文字大小:[ ] 阅读次数:

玉环市(Yuhuan Shi)

玉环县是全国14个海岛县之一、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文旦之乡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玉环岛古称地胏(zi)山、榴屿、玉瑠(liu)山,为避五代吴越王钱镠讳,据“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景象改名玉环。县以岛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21°05′38″~121°32′29″,北纬28°01′32″~28°19′24″。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南部偏东南,东濒东海,南濒洞头洋与温州市洞头县隔洋相望,西、西北隔乐清湾与温州市乐清市隔湾相眺,北、东北与温岭市接壤。人民政府驻玉城街道东城路6号,电话区号0576,邮政编码317600,距台州市区75千米。

政区沿革 夏、商、西周及春秋时代属瓯越地。战国时先属越地,后归楚国。秦属闽中郡。西汉属回浦县。东汉章和元年(87年)属章安县。三国、西晋时属临海郡永宁县。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属永宁县;宁康二年(374年)属乐成县。南北朝、隋、唐时仍属乐成县。五代时乐成改乐清,属乐清县。北宋时为乐清县玉环乡一部分。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倭寇扰边,漩门港以南岛屿全部被迁弃;成化十二年(1476年)乐清县山门、玉环2个乡、6个都划归太平县(今温岭市),隶属台州府。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据厦门抗清,朝廷下令撤边海30里,玉环全境被迁弃;雍正六年(1728年)设玉环厅为温州分府,政务直隶省。1912年改玉环厅为玉环县,属温处道。1914年6月改属瓯海道。1927年废道县制,直属省管辖。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属温州辖区。1949年4月7日设港南、楚门、温西3个区;7月温西区划归温岭县;9月港南区分设城区、坎门2个区;10月设楚门、坎门、玉城、三盘4个区。1950年6月从楚门区分设盐特区,辖5个区、49个乡镇。1952年8月从城区划出陈岙、双峰、普竹、青屿、古城,从坎门区划出朝阳、古顺,建陈屿区;10月三盘区分设为洞头、大门2个区。年末辖7个区、79个乡镇。1953年5月洞头、大门2个区、19个乡镇析出建洞头县。1956年2月设环山、坎门、楚门3个直属镇,城南、青马、沙鳝、芦浦、里黄、鸡山6个直属乡,楚门、陈屿2个区所辖13个乡镇;12月恢复坎门区。1957年4月恢复西台、双龙2个乡;10月恢复古顺乡;12月建和平、田马2个乡,恢复城区。年末辖4个区、27个乡镇。1958年7月洞头县建制撤销,属地重归玉环县;11月设楚门、玉城、坎门、陈屿、洞头、大门6个人民公社,下辖46个生产大队(后又称管理区)。1959年4月玉环县建制撤销,洞头、大门2个人民公社划归温州,其余并入温岭县,仍属温州辖区;7月底先后撤销双岭、长屿、民主、工交、鳝塘、九青、南北、枫水8个生产大队,建坎门、环山、城南、青马、沙鳝管理区;9月环山、楚门、坎门、清港4个管理区恢复镇建制。1960年9月陈屿公社撤销,并入玉城公社。1961年9月撤销楚门、玉城、坎门3个人民公社,恢复区公所建制;10月将管理区(生产大队)改制升格为人民公社,同时将和平管理区并入坎门镇。1962年4月玉环县建制恢复(不含洞头县地),属台州辖区;11月玉城区撤销,原陈屿区恢复、环山、城南、青马、沙鳝4个公社改为直属公社。1967年1月设楚门、坎门、陈屿3个区,楚门、坎门、环山3个镇(环山为直属镇),清港、凡塘、龙岩、芳杜、桐丽、密溪、外塘、田马、干江、栈台、海山、芦浦、西台、双龙、里黄、鸡山、披山、陈屿、鲜叠、古城、普青、古顺、福山、城南、青马、沙鳝等26个人民公社(原生产大队升格为人民公社,城南、青马、沙鳝为直属公社)。1977年恢复玉城区建制,辖原环山、城南、青马、沙鳝4个直属镇社。1980年1月环山镇更名城关镇。1982年8月城南公社更名环城公社。1983年10月恢复乡级建制。1986年底,设楚门、玉城、坎门、陈屿4个区,楚门、清港、沙门、城关、坎门、陈屿、鲜叠7个镇,凡塘、芳杜、田马、密溪、龙岩、干江、栈台、芦浦、外塘、海山、青马、环城、沙鳝、西台、双龙、里黄、鸡山、披山、古顺、古城、普青、福山22个乡。1987年3月从鸡山乡析出洋屿岛建新洋乡。1991年3月从楚门区析出外塘、凡塘、芳杜3个乡和清港镇,建清港区。1992年5月设城关、楚门、清港、干江、坎门、陈屿、鲜叠、沙门8个镇,龙溪、鸡山、芦浦、海山4个乡。1994年9月芦浦撤乡建镇。2000年6月撤销城关、坎门、陈屿3个镇,建立珠港镇。2001年11月撤销鲜叠镇,辖区并入陈屿办事处。全县设珠港、楚门、清港、芦浦、干江、沙门6个镇、龙溪、鸡山、海山3个乡。2009年8月撤销珠港镇及其下设办事处,建立玉城、坎门、大麦屿3个街道。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玉城、坎门、大麦屿3个街道,楚门、清港、芦浦、干江、沙门5镇,龙溪、鸡山、海山3乡,共11个乡级政区;辖有40个居民委员会、276个村民委员会,共316个群众自治组织;下设506个居民小组、3034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2.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77万人,城镇化率46.8%。另有流动人口27.66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1.45万人,占50.8%;女性20.80万人,占49.2%;14岁以下6.65万人,占15.7%;15~64岁31.02万人,占73.4%;65岁以上4.58万人,占10.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2.15万人,占99.8%;有土家、苗、壮、回、侗、高山、畲、佤、黎、布依、朝鲜、满族等26个少数民族,共980人,占0.2%;超过100人的有土家、苗、壮、回族4个民族,其中土家族19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9.6%;苗族130人,占13.3%;壮族106人,占10.8%;回族105人,占10.7%。2011年人口出生率12.2‰,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6.4‰。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2.9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2.88千米,总面积405.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378.5平方千米,占93.3%;水域27平方千米,占6.7%。另有海域面积193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42人。(截至2012年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