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体火化的相关趋势是什么?
1、火化成所设置集约化。
2、遗体火化燃料清洁化。从以前的木材和煤炭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燃油、天然气。电能已广泛使用,燃料的运用出现了不断清洁化的趋势。
3、科技手段日趋现代化。传统的用燃料直接烧遗体的旧模式永远不在,火化机技术日益现代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4、遗体火化公益措施不断完善,殡仪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二、遗体火化都取得了那些成就?
1、公众对火化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2、遗体火化节约了大量的稀缺土地。
3、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是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国家,各种类型的瘟疫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瘟疫已在我国绝迹,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其中。遗体火化功不可没。
4、公众得到了切实的好处。我国各地的遗体火化实行公益服务。由于几十年来改革土葬、实行火化,使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厚葬模式得到了根本变革。同时,在骨灰安置中墓穴占地面积也大大减少,又可以多样化安置骨灰,实行海葬、撒葬等。因此,可使殡葬花费大大减少,公众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实惠。
三、遗体火化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四大污染问题不少:水污染、噪声污染、生物污染、大气污染。
2、火化后骨灰处理带来新的环保问题:①“二次葬”没有杜绝。浪费木材,多耗土地。“二次葬”是指在遗体火化后,运用棺材将骨灰进行土葬,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木材,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遗体火化本应有的节地优势全部丧失,老百姓的消费也大大增加。②硬质化比较严重,不利生态环境。公墓墓穴一般采用石材,公墓中除了道路、广场等公共设施均被硬质化之外,其余的就被石头覆盖,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很严重的。③石材消耗巨大,影响自然环境。一个普通墓穴,石材消耗0.2-0.4平方米,全国入墓的骨灰,最高可达400多万具以上,年消耗的石材达到800万立方米,而且人们对墓材材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影响了自然环境。④骨灰保存期长,土地压力大。国家民政部规定,骨灰在墓穴中的保存期以20年为一个周期,但在大部分地区,公众选择了两个周期,或三个周期。土地长期被占用,意味着土地循环利用周期长。在老龄化社会中,在年死亡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意味着需要不断增加土地,构成了日益加剧的压力。⑤骨灰保存方式及最终处置,难题不小。现如今,科学地最终处置骨灰,对于环境保护来说仍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